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孙叔平
释义 孙叔平(1905—1983)现代哲学家。安徽萧县人。武昌大学(今武汉大学前身)外文系肄业。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四分校教育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建设大学教育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纵队特科学校副校长、校长。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副校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哲学学会会长,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哲学史有较深造诣。20世纪60年代初起尤致力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著《中国哲学史稿》,该书在谈到中国哲学史的对象问题时指出,凡是比较深邃的思想家,无不努力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提出自己贯通天人、古今的见解,从而也就接触到了我们今天所谓的哲学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宇宙观问题,历史观问题,人性论问题,知行论问题,其中有认识问题,也有人生态度和道德修养问题。“凡是著作中论到这些问题的人,我们就把他看作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有关于这些问题的论点,就可以作为哲学史的思想资料。这样就能写出一部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经济、伦理、学术思想史的哲学史。还认为在编写哲学史时,对于某些素朴唯物论者和辩证论者,也不应隐讳他们的糊涂观念和反动论点;对于并无好感的唯心论者和形而上学者,也不抹煞他们个别合理的见解和出色的问题。“有正有反,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才显得更为清晰”。在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中,较早打破以唯物、唯心作为标签取代具体分析的教条主义。主要著作还有《历史唯物主义纲要》、《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著编有《孙叔平文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2: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