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孙兰
释义 孙兰(约1625—1715)清江苏江都人,字滋九,一名御寇,号柳庭,晚年又号听翁。好读群书,通九章六书。顺治初汤若望任钦天监,从习历法,遂通西方推步之术,尤精《几何原本》。著有《柳庭舆地隅说》、《山河大地图说》、《禹排淮泗注江解》等。
孙兰(约1625—1715)清诗人、书画家、文字学家、地理学家。字滋九,又名御寇,号柳庭,又号听翁。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明季,为县学诸生。清兵南下后,易名御寇,以示不事新朝。顺治初入京,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学,得其天文历法之学。后归乡隐居。精通中西数学。于学术,不满前人“志其迹”、“记其事”,而主张“说其所以然,又说其所当然”(《柳庭舆地隅说序》)。所说内容如“何以为山?何以为川?山何以峙?川何以流?人何以生?国何以建?山何以分支别派?川何以输泻传流?古今何以递变为沿革?人物何以治乱成古今?”(同上)提出研究山河大地形成及其运动、人类产生、国家起源、社会变化、政治治乱、历史人物作用等问题,给出其说,“以穷极乎天地之所以始终,山川之所以对峙,人所以生,国所以建,古今所以递沿革,人物所以关兴废”(同上)。著作尚有《字学》。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