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鬼神观
孔子是有神论者,承认有鬼神存在,但他并不提倡迷信鬼神,他认为只要人的行为是善的,鬼神就会来保佑。在孔子看来,过份地迷信鬼神乃是人们的一种陋习,很容易把人们引上邪路,所以他“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载:“子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很明显,孔子不主张弟子们把精力都花在鬼神的问题上,他们应该致力于人事。《论语》中还载: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里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所强调的是:祭祀活动虽可以搞,但却不能什么事都要迷信鬼神。总之在孔子的思想中没有给鬼神留出显著的位置,孔子关于鬼神的主张对后世儒家的现实主义思想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