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子夏(前507—?)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卜氏,名商,字子夏。孔子弟子。列于孔门文学之科。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要求国君研读《春秋》,吸取教训,以防臣下篡位。宣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提出尊贤轻色,事亲竭力,事君尽忠,交友守信。其择友原则为“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论语·子张》)。认为美德必须以礼成之,大德不可越轨,小德可有出入。孔子批评他守礼不严,诫其“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孔子死后,到魏国西河讲学,魏文侯师事之。李悝、吴起、商鞅皆其门人。相传《诗》、《春秋》等经典皆赖其以传。 子夏(前507—?)春秋末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一说卫国人。姓卜名商,以字行。孔子弟子。曾为莒父(今山东高密县东南)宰。长于文学。讲学于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为魏文侯、李克、吴起师。相传序《诗》传《易》。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和“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等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