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姚范 |
释义 | 姚范(1702—1771)清学者。字南菁。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充三礼馆纂修,学者称薑坞先生。私受方苞的论学主张,志于研经,曾以经学传侄姚鼐。所作诗文,不主家法,必达其意,有自己风格,对姚鼐颇具影响。有《援鹑堂笔记》、《古文集》等。 姚范(1702—1771)清诗文家。初名兴涑,字已铜,又字南菁,号薑坞,晚号几蘧老人。安徽桐城人。乾隆七年(1742)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未几告归,往来天津、扬州之间,主讲书院。与齐召南、杭世骏、胡天游、邵齐焘等交游,致力于经传子史,晚尤好释氏书。论文重声响音节,风格主古雅,然亦推服唐李翱“创意造辞皆不相师”之说。论诗于明七子及沈德潜格调说,颇有微词,而崇尚宋黄庭坚,同时又兼采唐李商隐。其说对其侄姚鼐及桐城诗派形成有重要影响。所为诗“导源义山而别开蹊径,实与昆体不同,亦无宋人粗劲之习”(《晚晴簃诗汇》)。包世臣称其诗文“必达其意,绝去依傍,自成体势”(《墓碑》)。著有《援鹑堂集》、《援鹑堂笔记》,以及《曝书亭诗评点》、《望溪文集评点》等。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李兆洛《桐城姚氏薑坞惜抱两先生传》、吴德旋《姚薑坞先生墓表》、包世臣《崇祀乡贤姚君墓碑》。 姚范(範)(1702—1771)清安徽桐城人,字巳铜、南青,号薑坞。乾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充三礼馆纂修官。与刘大櫆友善。工诗文。著有《援鹑堂文集》、《援鹑堂笔记》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