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夷离堇 |
释义 | ![]() 夷离堇官名。(1)又译移里堇。源于突厥语。契丹各部统兵官。始见于遥辇时期(730—906)。一度为实际执政官,均由本部望族中世选。耶律阿保机即位前,曾为迭剌部夷离堇。辽建国后,契丹各部夷离堇仍由朝廷从本部望族中选授。其后,迭剌、乙室、奚以外各部夷离堇改称令稳。太祖天赞元年(922),分迭剌部为北院、南院两部,各设夷离堇一人。太宗会同元年(938),升北院、南院、乙室三部夷离堇为大王。圣宗统和十四年(996),改诸部令稳为节度使。道宗时,复有夷离堇之称。从属辽的女真、阻卜等部亦置,统领本部兵马。(2)辽石烈(相当于县)及弥里(相当于乡)长官,后者又称“辛衮”、“弥里马特本”。(3)金置为移里堇司长官,掌边境部落及部族村寨事。一人,从八品,下设司吏、挞马、习尼昆等员。 夷离堇官名。契丹族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称为夷离堇。其地位仅次于部落联盟长,也要经各部选举产生。后来,夷离堇又“掌刑辟”,权力不断扩大,并逐渐超过联盟长,成为部落联盟的政治、军事首领。另外,契丹部落联盟后期,有的部落长也使用夷离堇这个称呼。契丹建国后,太祖天赞元年(922)分迭刺部为五院部、六院部两部,各设夷离堇一人。太宗时,改夷离堇为大王,分领北大王院(五院部)、南大王院(六院部)。同时又改乙室部夷离堇为大王,主持乙室王府,地位低于大王院。其他各部夷离堇,太祖时改称令稳。辽圣宗时又改为节度使。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