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太平天囯圣宝 |
释义 | 太平天囯圣宝太平天囯钱币。分金币、银币、大钱、中钱、小钱诸种。金币状若铜钱,中间方孔未穿透。银币分大小两种,小者如小铜钱。大钱重8.125公两,还有约9公两重的大花钱。中钱有当百钱、五十钱、十钱多种,轮廓像外国银元,每枚约重五钱、六钱、一两不等。小钱当一文,为主要流通货币。币皆圆形方孔(间有圆孔),正面为“太平天囯”四字(初期作“天囯”或“太平”),背面为“圣宝”二字。约于咸丰四年(1854)在天京(今江苏南京)铸成,并开始颁行。钱币严整划一,质佳工良,大钱量重,尤为精美,胜过清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故在清朝统治地区广为流通。太平天囯后期,苏州、杭州等地也有铸造,但质量逊于前期所铸。主要用于商业交易与发官兵礼拜钱。历年所铸数量不详。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