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太常
释义

太常官名。西汉中元六年(前144)改奉常置。一说西汉初已置,惠帝时改为奉常,景帝时复旧。掌礼乐、祭祀宗庙、社稷,负责朝会和丧葬礼仪,管理皇帝陵墓、寝庙所在县邑,每月巡视诸陵,兼掌教育,主持博士及博士弟子的考核与荐举。秩中二千石,位居九卿之首,多由列侯充任。辖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都水、均官等令、长及诸陵邑令。西汉中期后职权渐分,考试权归尚书,陵邑划属三辅。新莽改称秩宗。东汉复置,辖太史、太祝、太宰、大予乐令等及博士祭酒、陵庙园等令。魏、晋、南朝宋、北魏皆三品,但南北朝时礼仪及郊庙制度等皆由尚书裁定,此职位尊而职闲。南朝梁及北齐改称太常卿,然亦常省称为太常。

太常 

汉时掌宗庙礼仪之官,秦置奉常,景帝中六年(前144)改为太常;新莽改名秩宗。东汉复称太常。太常的主要职务,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库和朝会、丧葬等方面的礼仪。在祭祀时充当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寝庙园陵,其所在的县,也由太常主管。太常每月要巡视诸帝陵墓一次。汉代因太常事重职尊,其位列于诸卿之首,西汉时多以列侯任此职。由于此官涉及宗庙和典礼,在其位者动辄见咎。从武帝到西汉末,太常因过错而削爵免官的达二十余人。太常之秩为中二千石,有丞,并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十几个属官。东汉时省去,又多次以名儒担任此职属官,两汉时博士亦属太常,对博士和博士弟子的考核荐举,都由太常主持,所以太常又成为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的一个重要机构。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3: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