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太保
释义
太保官名。(1)西周置,为辅弼君王的大臣。春秋沿置,辅佐君王,执掌军政。战国后废。西汉元始元年(1)复置,与太师、太傅、少傅并称四辅,位上公,但无实际职掌,旋罢。三国魏末复置,安置元老重臣,位在三司上,无职掌,一品。两晋时为上公,执掌朝政,开府置僚佐,一品。南朝沿置,宋一品,梁十八班,陈一品、秩万石,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或作为赠官。北魏、北齐为三师之一,或理朝政,一品。北周改号三公,正九命。隋初复号三师,无职事,正一品,大业三年(607)罢。唐复置,为赠予元老重臣的荣衔。天宝以前除授甚少。唐末五代用为藩镇加官,遂至冗滥。北宋初用作宰相、亲王、使相的加官,正一品。政和二年(1112)改号三公,执掌朝政,行使宰相职权,后亦作为勋臣加官。南宋沿置。辽、金、元皆正一品,作为加官或赠官。明初为皇帝辅弼大臣,职掌甚重,建文间罢。仁宗复设,后渐成虚衔,成为勋戚、重臣的加官、赠官,正一品。清代沿置,正一品。(2)太子太保的省称。(3)契丹(辽)用作北面官署、诸部族、宫帐、属国的高级官员名号。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