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丘濬 |
释义 | 丘濬(1421—1495)明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成化间进翰林学士。历官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弘治四年(1491)以礼部尚书入阁,开尚书入阁先例。尝以宽大启上心,忠厚爱士习,廉介持正。晚年右目失明,仍好学不倦。熟于国家典故。卒于官,著有《大学衍义补》、《世史正纲》、《琼台会稿》等。 丘濬(1421—1495)明学者。字仲深,号深庵、琼台,别号海山道人。广东琼山(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人。景泰进士。历任编修、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医学等。补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主张“学为有用”(《进大学衍义补奏》),按照古人“通天地人曰儒”的要求,提倡“贯三才而备乎万事万物之理”(《藏书石室记》),强调研究外界事物的格物说,提出:“儒者之学,不但有性理之学,而又有物理之学焉。”(《本草格式序》)反对把儒学只看作心性义理的学问。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而其所以生者,以人为贵。”继承墨子兼爱说,提出“仁育万民,兼夷狄禽兽而爱之。”反对割裂义利,认为“人心好利,无有纪极”,“利之所在,民不畏死”,同时提倡“一惟以义胜之,而不校其利”(《大学衍义补》)。在经济理论方面,提出“理财为天下之要道”,“财用为立国之本”(同上),特别是提出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威廉·配第早一百七十多年,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有《大学衍义补》、《重编琼台稿》等。 丘濬(1421—1495)或作邱濬。明代戏曲作家。字仲深。琼山(今属海南)人。正统九年(1444)举于乡。卒业太学。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翰林院,为庶吉士编修,预修《寰宇通志》。成化元年(1465),充经筵讲习官,预修《英宗实录》。进翰林学士,擢国子祭酒,十六年晋礼部侍郎。弘治元年(1488),预修《宪宗实录》。弘治四年,擢礼部尚书。著有《续通鉴纲目》、《大学衍义补》、《朱子学的》等;编著剧本有《伍伦全备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等四种。代表作为《伍伦全备记》,以道学面目为南曲的风气因此剧而愈盛。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一八一、《国朝献征录》卷一四。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