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识 | 天元术 | 
| 释义 | ![]() ![]() ![]() ![]()  项等。后来改为从上而下,则与上述相反。李冶《测圆海镜》用前者,《益古演段》用后者。两书是现存最早使用天元术的数学著作。用数码时正负数则以红、黑区别。但为书写方便,有的在数码个位数上加一捺,表示此数为负。如,-336,记作 ||| ≡ 。天元术的方法一般根据题目中的已有条件,立天元一为未知数(所求数),依据题目所给数据,立出两个数值相等的多项式,然后相减,构成一个一端为零的方程式。解之,得数。天元术不仅能解一元二次方程,还可解一元高次方程。天元术后来发展为天、地二元术,天、地、人三元术,直到天、地、人、物四元术。天元术清焦循诠释《周易》的主要方法之一。“天元”本指周历,周历建子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儒家推崇周代,认为周历得天之正道,故称“天元”。“天元”作为数学专名产生于11世纪中叶。“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列方程的方法极为相似。它首先是“立天元一为某某”,也相当于现代的“设X为某某”的意思。其次再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列出两个相等的多项式,令二者相减即可得出一端为零的方程。这种以二多项式相减以列于方程的步骤又称为“同数相消”或“如积相消”。“相消”是令二者相减,“如积”即“同积”,就是指两个相等的多项式。焦循曾运用“旁通”方法,将《周易》六十四卦组合成同爻位阴阳相对的三十二组旁通卦,并将阴阳爻画相同并相对的两卦比附为相等的两个多项式,把通过两个等式的相减,列出方程而后求得未知数的这种因果关系,比附为两卦之间的“此多一奇,则彼少一隅”,并依此进行反复的爻位运动,置换成为阴阳爻画相等的旁通卦组。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