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天一阁 |
释义 | 天一阁明范钦藏书处。为中国现存年代最古之藏书楼。在今浙江宁波,建于嘉靖四十年(1561)。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平生喜购书,筑阁贮之。所藏多为明人著作、明朝所刻书、明朝地方志及登科录。其子大冲续有增藏。聚书四千余种,五万三千余卷,碑帖自三代至宋、元,七百二十余种。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两层,六开间,硬山顶。上层通六为一,隔以书橱,下层分为六间。前凿一池,称天一池。两侧有封火山墙。后官修文渊、文澜诸阁皆仿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一阁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范钦所建的藏书楼。范钦,字尧卿,一字安卿,鄞县(今属浙江)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知随州(今属湖北),迁工部员外郎,后历任袁州(今江西宜春)知州、按察副使、备兵九江、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最后官至兵部右侍郎。他性喜藏书,每到一处,都多方搜访典籍。嘉靖四十年(1561),在故里月湖之西建天一阁藏书楼。此楼为面宽六间的两层楼房,其中西尽间为楼梯间。下层供阅览图书和收藏石刻用,上层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建筑的南北两面开窗通气。书橱两面有门,可前后取书,透风防霉。建筑的两面山墙为传统封火硬山墙。以免邻屋失火蔓延书阁,阁前凿天一池,蓄水防火用,池南有假山、方亭。天一阁名称取自汉代郑玄注《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水”一语,水能克火,以寄托书楼免遭火灾的愿望。天一阁的藏书最多时达七万卷,典籍的来源主要有四:一是同乡丰氏万卷楼的旧藏。丰氏是南宋以来的望族,家富藏书并建万卷楼贮藏。嘉靖时,丰氏藏书遗佚甚多,加之火灾侵害,其残余后,尽归范钦;二是范钦之侄范大澈的藏书。范大澈嗜好书籍,曾雇佣二三十人为己钞书,并且多异书秘本,后范大澈早死,其书归入天一阁;三是当时各藏书家互相借钞的图书,象王世贞与天一阁就有互相借钞书籍的约定;四是购买或他人赠授的大量书籍。范氏藏书有一个明显特点,即比较重视对明代人著述和明代新刊古籍的收藏,所以,他的藏书中明代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等特别丰富。范钦还自刻过一些书籍,其子范大冲也刻过一些书,共三十余种。后人将其合成丛书《范氏奇书》。明、清之际,因战乱等因素,藏书渐渐散失(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天一阁藏书有的盖有专用印章,范钦所用的有“古司马氏”、“七十二峰”、“东明草堂”等二十三颗,其子范大冲有“范子受氏”、“范大冲印”等二十多颗,他们的后代也有一些另外字样的印章,这些成为鉴定天一阁原藏书籍的依据之一。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