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大明历
释义

大明历 

南北朝时祖冲之创制的历法。祖冲之在认真研究前人历法和实际观测的基础上,指出前人的不足,大胆地进行历法改革。他三十三岁时,即刘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这是我国宋代《统天历》以前最符合实际的一个数据。《大明历》在制历时考虑岁差(45年11月差1°),这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二次大改革。它把旧历中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它在我国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测得交点月的日数27.21222日极为近似。大明历完成以后,祖冲之上表给宋孝武帝刘骏,要求推行新历,但却遭到刘骏宠臣戴法兴的竭力反对。直到祖冲之死后十年,大明历才在其子祖暅的坚决请求下正式颁行。
大明历(曆)古历名。(1)南北朝时祖冲之创制,成历于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规定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是宋《统天历》以前最好的一个数据。在制历时考虑岁差(四十五年十一月差1°),对提高历法计算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改进闰法,改十九年七闰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之更符合天象的实际。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值27.21222日极相近。测定木星的公转周期为11.858年,与现代测定值11.862年很接近,给出的水星和木星会合周期也接近现代数值。历成后上表朝廷,遭到戴法兴等人的压制。祖冲之写下《历议》一文据理力争,但在生前未能施行。后经其子祖暅的努力,终于在他死后十年,即梁武帝天监九年(510)正式颁行,行用达八十年。(2)辽贾俊撰,统和十二年(994)所进。原历已佚。(《辽史·历象志》误把祖冲之的《大明历》收入)(3)金杨级撰,赵知微重修。重修成于大定二十年(1180)。本历主要天文常数为:一回归年=365.24359445日。一朔望月=29.53059273日。岁差为七十五年余差一度。一近点月=27.55460929日。一交点月=27.21222500日。赵知微重修《大明历》在计算太阳视运动中已用到等间距三次差的内插法。又计算日食三限(初亏、食甚、复圆)中已用几何方法。本历从大定二十年开始使用一直到元至元十七年(1280)止,共用了一百年。

大明历 

南朝宋齐之际的科学家祖冲之制定的新历法。祖冲之在制定此历时,第一次将当时最新的科学成果——东晋虞喜的岁差理论运用到计算中去,这是我国历法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祖冲之又改进闰法,把旧历中十九年七闰,改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使置闰更为精确。在历法中,祖冲之规定一回归年的长度(即一年的天数)为365、24281481日,与今天的准确数据仅差四十六秒。这是我国宋朝《统天历》(1199年)以前最精确的一个数据。由于种种原因,此历虽于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制成,至梁武帝天监九年(510)才正式颁行。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