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大宛
释义
大宛又称破洛那、沛汗、判汗、㤄捍、䥽汗、拔汗那、跋贺那。古西域国名。有谓即古渠搜国。汉时王治贵山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南卡散赛),属邑大小七十余城,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居民从事农牧业,种稻麦,盛产葡萄、苜蓿,以汗血马著名。商业也较发达。西汉建元二年(前139)通西域,至其地。太初四年(前101),贰师将军李广利伐之,宛人斩其王毋寡以降,汉更立昧蔡为宛王,取汗血马归。后岁余,宛贵人相与杀昧蔡,立母寡弟蝉封为宛王,遣其子入质于汉。后属西域都护。东汉时曾附属于莎车。晋武帝太康六年(285),遣使杨颢拜其王蓝庾为大宛王。蓝庾卒,其子摩之立,献汗血马。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以其地渴塞城置休循州都督府,授其王为刺史。开元二十七年(739),其王阿悉烂达干助唐平突骑施吐火仙,受唐封为奉化王。天宝三载(744)改其国号为宁远。玄宗以外家姓窦氏赐其王,封宗室女为和义公主妻之。清为浩罕汗国地。

大宛 

古西域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当今费尔干纳盆地。王治贵山城(今中亚卡散赛)。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于公元前129~前128年间抵达帕米尔以西,首先到达大宛。据他归国后说,当时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十多个,人口有几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的国家,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大宛西北邻康居,西南邻大月氏、大夏,东北临乌孙,东行经帕尔米的特洛克(Terek)山口可达疏勒,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大宛久闻汉朝富饶,欲通不得,见汉使来到,深表欢迎。汉武帝听说大宛出产好马,于太初元年(前104)命使臣携带金帛去换取,由于双方意见冲突,换马不成,使臣也被杀害。武帝怒,命将军李广利率兵往讨。初征不利,至大宛东境郁成(今奥希Osh)即战败。武帝命发兵运粮再西讨,于太初四年攻克其首都,杀大宛王毋寡,另立国王,从此大宛服属汉朝。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