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大学之道
释义 大学之道《大学》中关于修身治国之道。即“三纲领八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朱熹《大学章句》)“明明德”,唐孔颖达疏:“在于章明己之光明德。”“亲民”,南宋朱熹释为“新民”,意为“去其(民)旧染之污”而日新。“止于至善”之“止”,汉郑玄注:“犹自处也”,意为人应知其所当处,即《大学》所说的“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又将道德修养与治理国家相结合,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朱熹《大学章句》)并认为此八者有先后顺序,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置“修身”为“八条目”的中枢和关键,“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将个人的道德意识修养看成是治天下的根本。表明了儒家对于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参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