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与高司谏书 |
释义 | 与高司谏书散文篇名。宋欧阳修作。见《欧阳文忠公文集》。此文作于仁宗景祐三年(1036)。时范仲淹上书言宰相吕夷简阻塞贤路、任人唯亲获罪,被贬知饶州。朝臣纷纷上书论救,皆坐落职。作为左司谏的高若纳却趋炎附势,诋毁范仲淹诸人。欧阳修激于义愤,写了此信,痛斥高若纳的卑鄙和伪善。文章从与高若纳相识写起,进而述及对高之为人曾有三次怀疑,又察其行,观其言,揭露高的口是心非、迎合权贵的行径,并指出高“惜官位”、“顾利禄”,“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此文气势充沛,文笔犀利,论说层层推进,表现了作者不畏权贵、疾恶如仇的堂堂正气。清储欣评云:“义动于中,则言激于外,公因不能自制也。”(《唐宋八大家类选》卷九)更有以为此文“凛凛正气,可薄日月也”(《唐宋文醇》卷二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