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识 | 夏 |
| 释义 | 夏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升龙元年(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脱离后秦统治,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大夏政权,建都统万(今陕西横山)。昌武元年(公元418年)十一月,赫连勃勃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又于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称帝。死后,子赫连昌继位。北魏来攻,战败被俘。弟赫连定在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北)继位。胜光四年(公元431年),灭西秦。赫连定在进军西凉途中,被吐谷浑王之兄慕璝战败俘虏,大夏亡。大夏传三主,历二十五年。强盛时据有今陕西北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
![]() ![]() (今河南巩义西南,一说山东潍坊西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等。公元前十七世纪或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一王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史记·夏本纪》),为商汤伐灭。③十六国时铁弗匈奴所建政权。北魏天赐四年(407)匈奴铁弗贵族刘勃勃袭杀后秦高平公没弈于,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昇,国号大夏。凤翔元年(413)筑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为都,改姓赫连氏。五年,东晋刘裕灭后秦,留子义真守关中。次年,勃勃夺取关中,即帝位,改元昌武,以长安为南都。最盛时据有今陕北、关中及内蒙古、宁夏、甘肃的一部分。承光三年(427)北魏破统万城,俘夏王赫连昌。昌弟定奔平凉,即夏王位。胜光四年(431)为北魏击败,西走上邽,围南安,灭西秦,旋为吐谷浑所俘,献于魏,夏亡。传三主,凡二十五年。④政权名。隋大业十三年(617)窦建德于乐寿(今河北献县)称长乐王,建元丁丑。次年称夏王,改国号为夏,建元五凤。占有今河北大部地区。唐武德四年(621)灭亡。凡一主,共五年。⑤党项拓跋氏所建王朝。党项首领李元昊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称帝建国,国号大夏,又称白上国;宋人称西夏,后世沿袭此称。都兴庆府(天庆十二年改为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初期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极萧关,北控大漠”,辖二十二州;极盛时期包括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南部以及新疆部分地区。先与北宋、辽鼎峙,后与南宋、金并存。居民有党项、汉、吐蕃、回鹘等族。制度多仿唐、宋。创有蕃文,也通行汉文。末帝𪾢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共传十帝,凡一百九十年。⑥元末明玉珍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所建国号。都重庆。据有今重庆、四川大部分地区。明洪武四年(1371)六月为明所灭。传二主,凡十年。⑦战国楚封邑。约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镇一带。《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