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不平则鸣 |
释义 | 不平则鸣文论术语。指作者因遭遇不平,郁结于心,遂发而为诗文。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所谓“不得其平”、“不得已者”,指受到来自不同方面不公正的挤迫和压制,而这不公正,正可见出封建社会从朝廷政治到世道人心的阴暗面。因此此语在道出作者生平遭际与作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同时,也为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社会黑暗和不公正,抨击奸伪,张扬纯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上承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下启后代如欧阳修、徐渭、李贽等人的有关论述,有重大理论意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