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国人暴动
释义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贪婪残暴,任用荣夷公作卿士,实行专利。国人不满,发出怨言,厉王又使卫巫监谤,用武力压制舆论,使得矛盾激化,国人相与叛变,武装袭击厉王。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霍县)。厉王的太子静藏匿在召公家,也被国人包围,召公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国人,才使太子逃脱。国人暴动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群众武装暴动。

国人暴动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古代名言是召穆公(周王之卿士,名虎)在劝谏厉王时提出的。当时由于厉王的昏虐及其对天下财富的贪婪,引起了国人的极大不满,因此公开对他进行指责。但厉王不仅不反思其过,而且更采取残酷手段诛杀所谓的“谤者”。这样便造成了一种十分恐怖的气氛,人们不敢再讲话,相遇于路,只是彼此以目示意。看到这种情况,召穆公告戒厉王:人民已受不了如此大的压力了。然而厉王却对自己的做法感到高兴和得意。于是召穆公又告戒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国语·周语上》)。但对于这个道理,厉王却根本搞不明白,依然如旧地实行虐政,结果三年之后便被国人暴动赶下了王位。这句古代名言,充分反应了当时有识之士的深刻见解,它对于后代的统治者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不过大凡统治者多为昏庸之辈,所以很难理解此言的全部意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