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因其性则天下听从 |
释义 | 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淮南子》中的命题。语出《淮南子·泰族训》。意为认识和顺应民众的自然本性,因势利导地施以教化,民众就容易顺从。主张道德教育应当顺应人性,教化“非易民性也,拊循其所有,而荡涤之”,而应当“因其所喜以劝善,因其所恶以禁奸,故刑罚不用而威行如流,政令约省,而化耀如神”,“因其性则天下听从,拂其性则法县而不用。”并由此批评儒家的道德规范违逆了人的本性,“不本其所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乐,而闭其所乐;是犹决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同上)在《精神训》中,作者也批评“儒者非能使人弗欲,而能止之;非能使人勿乐,而能禁之”,并以颜回、子夏“夭死”或“失明”的例子,斥责儒家“迫性闭欲,以义自防”的结果是“形性屈竭”,“故莫能终其天年”。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