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四句教明王守仁的命题。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围绕“四句教”,在王门中引起了争论。王门弟子王畿认为四句教“恐未是究竟话头”,指出“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钱德洪则认为“心之本体”虽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无恶,功夫亦不消说矣”。针对王、钱的意见分歧,王守仁指出:“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他承认王畿之说是“接利根人”的一种教法,同时也指出此说有可能导致“只去悬空想个本体”等弊病。四句教尤其是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观点在王门后学以及晚明思想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钱德洪、王畿之后,邓以赞说:“阳明先生以知是知非为良知,权论耳。夫良知何是何非?”“夫知知非,不落于是非也,发而有是有非,吾从而知之,谓之照,无是无非,澄然在中,而不可不谓之知是知非,则是知之体也。”(《明儒学案·江右学案六》)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说“‘四句教’今之解者曰:‘心体无善无恶是性,由是而发之为有善有恶之意,由是而有分别其善恶之知,由是而有为善去恶之格物。’”刘宗周说:“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则阳明未定之见,平日间尝有是言,而未敢笔之于书,以滋学者之惑。”(《明儒学案·师说》)认为“四句教”本意应是:“有善有恶心之动,好善恶恶者意之静,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物则。”(《学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