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四书
释义 四书儒家典籍《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的合称。源于宋代理学家复兴儒学的需要。《论语》在汉代即已列入“经”类,但《孟子》属子书,《大学》、《中庸》还只是《礼记》的两篇文章。唐代韩愈根据“道统”说,提出“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首开尊孟之先河,并认为《大学》、《中庸》可独立成书,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北宋时《孟子》入“经”,列为“九经”。程颢、程颐又“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指《中庸》),下至初学入德之门(指《大学》),融会贯通,无复余蕴”(《宋史·道学传》序论)。南宋时朱熹于光宗绍熙年间在彰州刊刻《四书》,又作《四书集注》,重编章句,着意阐发先圣“道统”之“真传”,此后《四书》作为一类经书的专称开始盛行。朱熹还提出:“《四子》,《六经》之阶梯。”(《语类》卷一〇五)以为《四书》易《六经》难;《四书》近《六经》远;《四书》小《六经》大,主张由近及远、由易至难、自小推大,逐步掌握经书要义,确立《四书》在封建教育中的先导地位。又规定: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汇集周敦颐、二程、张载的语录,编成《近思录》十四卷,作为读《四书》的入门和导引,阐述了治经为学的程序。元代以后,《四书》及朱熹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张本,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教育。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