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囚笼政策 |
释义 | 囚笼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根据地周围修筑大量的公路网、碉堡、封锁沟、封锁墙等,企图以此封锁、分割、缩小乃至完全毁灭敌后抗日根据地,是为囚笼政策。从1941年开始,日军在大规模军事进攻的同时,加紧推行囚笼政策,在冀中八千多个村庄、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一千七百多个据点,修筑了七千五百多条公路,挖了四千多公里的封锁沟,使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成了“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恐怖世界。日军的“囚笼政策”,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遭到极大的困难。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