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唯物辩证法论战 |
释义 | 唯物辩证法论战亦称“哲学论战”、“辩证唯物主义和反辩证唯物主义的论战”。现代哲学界的一次论战。论战主要围绕哲学消灭与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等问题而展开。发生于1931—1936年间。1930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引起秉持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学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论辩,另一方面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者之间也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理解的争论。由此两方面形成了唯物辩证法论战。张东荪1931年起,相继发表《我亦谈谈辩证法的唯物论》、《动的逻辑是可能的么》、《唯物辩证法之总检讨》等文章,编辑了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论战》一书。与此同时,托派叶青在批判张东荪哲学的名义下,提出了一系列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宣称哲学即将“消灭”,把辩证唯物论称之为“物心综合论”,1934年发表《哲学到何处去》等,翌年又编辑了《哲学论战》一书,实际上与张东荪一样,都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时艾思奇针对张东荪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混为一谈的观点指出,新唯物论紧接着黑格尔之后而建立起来,它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很重要的遗产,但是,它又是经过批判和改造,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新哲学,把两者混同起来,无异于“把胚胎当做了动物”。邓云特(即邓拓)还针对张东荪否认辩证法规律的客观性,认为它们都是“假设,不能是法则”的观点,指出:“问题只在于这已认识了的主观律是否符合外界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否把握事物的真象。如果能够,这就是主观律与客观规律的一致,这就是科学的真理。”艾思奇针对叶青将运动说成是静止的积累,静止是运动等折衷主义观点,指出叶青全然不懂得绝对与相对的意义,把运动和静止折衷地结合,甚至把运动消解到静止里。在内因与外因关系问题上,艾思奇驳斥了叶青“外因重于内因”的观点说,认为辩证法承认内因与外因的交互作用,但是这“两方面都有第一义和第二义的区别”,“外因虽不可忽视,却不能决定事物的必然性,决定必然性的是内因”。陈伯达、邓拓、沈志远、张岱年等也发表了不少文章,批评了张东荪和叶青的哲学思想,深入阐发了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论战中提出的不少问题,在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张东荪编辑的《唯物辩证法论战》旨在“对于唯物辩证法作破坏的批评”,因而只收录了反对唯物辩证法这一方的论文。叶青编辑的《哲学论战》旨在“保存哲学史料”,收录了论战双方的文章(张东荪《唯物辩证法论战》已收的文章除外)。当时的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关系的争论,另见“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关系的论战”。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