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鹤征
释义 唐鹤征(1538—1619)明学者。字元卿,号凝庵。武进(今江苏常州)人。隆庆进士。历官工部郎、尚宝司丞、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以博学闻。初尚意气及园林丝竹,继归道术,对九流百氏、天文地理、稗官野史均有研究,后重庄子逍遥齐物,终主气论。指出:“盈天地间,一气而已。生生不已皆此也。”“自其分阴分阳,千变万化,条理精详,卒不可乱,故谓之理,非气外别有理也。”(《桃溪札记》)认为:“性不过是此气之极有条理处,舍气之外,安得有性。心不过五脏之心,舍五脏之外,安得有心。”“举心而性在其中,举性而心在其中矣。”提出:“盈天地间只有此气,则吾心之气即天地万物之气也,吾之性即天地之命万物之性也。”(同上)有《桃溪札记》。

唐鹤征  1537—1619

字元卿,号凝庵,江苏武进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礼部主事、工部郎、尚宝司丞、光禄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南京太常等职。晚年讲学无锡东林书院。其父顺之之学,深受王畿影响,受庭训,以博学闻,于百家九流,天文、地理、律吕、野史均有研究。初尚意气及园林丝竹,继归道术,精研老、庄之学。其论宇宙本原,提出“乾元生三子”之说,三子即天、人、地。认为“人生于乾元,天地亦生于乾元”。指出“盈天地之间,一气而已。生生不已,皆此也。乾元也、太极也、太和也,皆气之别名也。自其分阴分阳,千变万化,条理精详,卒不可乱,故谓之理,非气外别有理也。”(《桃溪札记》)其论心性,认为性是乾元之气的本质特性,“性不过此气之极有条理处。舍气之外,安得有性?”(同上)认为心是生理器官,指出“心不过五脏之心,舍五脏之外,安得有心?”(同上)谈心、性关系则认为“举心而性在其中,举性而心在其中”。(同上)提出认识靠“悟”和“自得”,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孜孜不倦,学无止息。论知行关系,认为“知而弗行,犹勿知也”,主张“知易行难”(同上)。主张事物是永恒运动变化的,“天地盈虚消息,终无停机,皆时为之”。(《周易象义·卷四》)这种变化由渐到积,事物有矛盾的两个方面,“阴阳消长之机,间不容发,阳一盈于上,阴即始姤于下矣。”其转化有一定的时机,“进退,存亡,得丧,各有其时,不可偏废。能因其时,则得其正矣。”(同上卷一)唐氏为明代后期唯物主义思想家,继承发展了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力图纠正王学的弊病。黄宗羲称其心性说为“从来言心者所不及”(《明儒学案·唐鹤征传》)。在宋,明,清思想发展史上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著有《桃溪札记》、《周易象义》、《周易合义》、《皇明辅世编》、《太常遗著》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