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鉴
释义 《唐鉴》北宋范祖禹著。是一部评论唐代史实的历史评论著作。熙宁三年(1070),范祖禹从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职唐史,故“采唐得失之迹,善恶之效”,撰成本书。全书十二卷。大纲用《通鉴》原文,论断独出己意。评史论事强调正纲常,辨名分,开卷第一条便对李世民劝父联合突厥、起兵晋阳一事给予了谴责,称李世民“有济世之志,拨乱之才,而不知义也”。反对李世民杀弟屠兄、逼父让位的行径,认为这种行为是“为子不孝,为弟不弟,悖天理,灭人伦而有天下,不若亡之愈也”(《唐鉴》卷一)。批评两《唐书》、《资治通鉴》用武后纪年,认为这种书法形式不符合《春秋》表彰忠义、诛讨篡逆的要求,为效法“春秋笔法”,《唐鉴》不书武周年号,而用唐中宗纪年,自谓比《春秋》“公在乾侯”之例,把武则天的统治称为“母后祸乱”之政,体现了强烈的正统思想。评史论事、褒贬人物,“守经据正”,“折以义理”,得到了当时理学家的好评,程颐称该书“足以垂世”,“自三代以后,无此议论”(《伊洛渊源录》卷七)。现存最早刻本为南宋孝宗朝浙江所刻(现存于上海图书馆),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宋刻本影印出版。
唐鉴①(1778—1861)清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字镜海。嘉庆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嘉庆二十三年(1818)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历官至浙江、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年(1840)为太常寺卿。鸦片战争起,劾琦善、耆英等,颇有直声。后致仕南归,主讲金陵书院。晚年卜居湖南宁乡善岭山。曾国藩、倭仁等皆尝从问业。卒谥確慎。生平学宗朱熹。著有《朱子学案》、《朱子年谱考异》,并编次《朱子全集》,别为义例,阐发理学之蕴。还著有《唐確慎公集》、《国朝学案小识》、《读易识》、《读礼小事记》、《四经拾遗》、《畿辅水利备览》、《平瑶纪略》等。②书名。北宋范祖禹撰。原十二卷,后吕祖谦作注,析为二十四卷。神宗时,祖禹佐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分掌唐史,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得失,因采其事可为法戒者,撮取大纲,系以论断,自高祖至昭宣帝,凡为论三百零六篇。大纲全用《通鉴》原文,惟论断独出己意。意在为帝王借鉴,与《通鉴》同;但《通鉴》以叙事为主,而是书则以议论为宗,体例不同。《通鉴》以武后纪年,祖禹乃取武后临朝二十一年,系之中宗,书法亦有所异。元祐元年(1086)书成。
唐鉴(1778—1861)清经学家。字镜海。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嘉庆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官翰林院检讨、浙江道监察御史,广西平乐知府、太常寺卿。鸦片战争时,劾琦善、耆英等,颇有直声。后致仕南归。晚年主江南金陵书院讲席,曾国藩、倭仁等皆尝从问业。“生平学宗朱子,笃信谨守,无稍依违”(《清史列传》卷六十七)。认为“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有是性,即有是理。”(《清学案小识·叙》)撰《朱子学案》,别为义例,阐发理学之蕴。并著《清学案小识》,力崇朱学。另有《易牖》、《读易小识》、《朱子年谱考异》等。
唐鉴(1778—1861)近代学者、诗文家。字镜海。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唐仲冕子。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迁监察御史,缘事镌级,以六部员外郎降补。道光初,以荐任平乐知府,历官宁池太广道、江安粮道,山西、贵州按察使,浙江、江宁布政使,太常寺卿。鸦片战争起,严劾琦善等,有直声。致仕归,主讲金陵书院。谥确慎。潜研理学,宗尚程、朱,著《清儒学案小识》以推尊宋学,门下士有曾国藩等。亦工诗文。著有《唐确慎公集》、《省身日课》、《畿辅水利备览》、《读易身反录》、《朱子年谱考异》、《读礼小事记》。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〇、《清史列传》卷六七、《国朝先正事略》卷三一、曾国藩《唐确慎公墓志铭》。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