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甄
释义 唐甄(1630—1704)清四川达州(今达县)人。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顺治举人。曾官山西长子知县。辞官后,流寓苏州。一度经商,失败,致生计穷困,然仍著述不辍。志在权衡天下,所著《潜书》,初名《衡书》,积数十年而成。书中尖锐抨击君主专制,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主张加强卿相职权以改良政治,提出“天地之道故平,平则万物各得其所”。反对空言心性,称追求“道学”、“气节”、“文章”者为“三败类”。思想言论,可谓发聩振聋。另著有《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日记》等,但多已散失。
唐甄(1630—1704)清思想家。原名大陶,后更名甄,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人。顺治举人。曾为山西长子知县,仅十月而罢。晚年流寓江南,穷愁潦倒。“先生晚年宗阳明良知之学,直探心体,不逐于物。”(王闻远《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室语》)断言:“君臣之伦不达于我也。”(《守贱》)认为“天地之道故平”(《大命》),据此主张以平等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君主与民平等,“贵为天子,亦可以庶人之夫妇处之”(《去奴》)。又以为“人心虽异”,然“其为情一也”(《尚治》)。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不讲事功,主张“尽性”与“事功”的统一:“性不尽,非圣,功不见,非性。”(《有为》)故在认识论上,提出:“知行合一者,致知之实功也。”(《知行》)强调“儒之为贵者,能定乱、除暴、安百姓”(《辨儒》),由此主张“兵者,国之大事”(《全学》),以为只知仁义道德而不懂军事,不能算“全学”。经济上主张“立国之道”,“惟在于富”(《存言》);“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善施》),以农商并重主张否定传统的农本商末。主张男女平等,“男女,一也。”(《备孝》)反对“夫亢”,批评丈夫虐待妻子。其思想具有启蒙性质。著作今仅存《潜书》,有中华书局排印本。
唐甄(1630—1704)清学者、散文家。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别号圃亭。四川达县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康熙十一年(1672)官长子知县,仅十月即以事落职。僦居吴市,贫甚而著书不辍。研精覃思,撰《衡书》言学论治,成九十七篇,后又改名为《潜书》。其思想之深刻,文笔之精湛,为人所重,当时魏禧叹之为周汉之书。另著《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等。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〇、王闻远《西蜀唐圃亭先生行略》。

唐甄  1630—1704

清初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本名大陶,后以字行,更字铸万,四川达县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选山西长子县知县。一至县即引导农民种桑树八十万株,农民因而获利。不久,因受逃人法的牵联,被罢官,在吴市租三四间陋屋居住,四壁萧然,但奋笔著书。作《衡书》,志在权衡天下,后改名为《潜书》,上篇论学,下篇论政,共九十七篇。提出了“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的观点。反对君主专制,思想激烈。魏禧读后,叹曰:“为汉唐以来所未有。”梅文鼎亦以为是自周秦以来仅见之作。书中论政,以富民为先。文风“如列子御风,翩然骞举,又如淮阴将兵,多多益善。”(张廷枢《潜书序》)还著有《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等传世。康熙四十三年卒,年七十五岁。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