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寅
释义
唐寅(1470—1523)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伯虎,后改子畏,号六如居士、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桃花庵主等。初为府学生员,有才名。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解元。次年会试,因牵涉程敏政科场舞弊案未取,谪浙江为吏。耻而不赴,漫游华中、江南诸山川,归里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赴南昌,为宁王宸濠幕客,察宁王有异谋,不久佯狂归里。筑室桃花坞,与友人诗酒书画其中。卒于家。工诗擅画,山水、人物、楼阁皆精。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1470—1524)明诗文家、书画家。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吴县(今属江苏)人。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故又称“唐解元”。会试时受科场舞弊案牵连下狱,被革黜功名。此后绝意仕进,致力于书画。为宁王朱宸濠聘至南昌,觉其有异谋,佯狂脱身。晚年皈依佛理,病故于家。其诗文不受“七子”风格影响,与文徵明、祝允明等独树一帜,以抒写个人真实感受为长。其画声名颇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江南民间多有其纵情诗酒的风流韵事流传。著有《六如居士集》(又称《唐伯虎全集》)传世。生平事迹见《国朝献征录》卷一一五、杨静庵《唐寅年谱》。

唐寅  1470—1523

字伯虎,一字子畏,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举人,世称唐解元。会试时,因程敏政泄试题事被牵连,下狱,谪为吏,耻不就职。后蔑视世俗,狂放不羁。宁王朱宸濠厚礼聘之,佯狂以拒,终放回吴中。才华横溢,书画、诗文、词曲俱佳,与文征明、徐祯卿、祝允明并称“吴中四子”。以画最为著名,擅长山水、工人物、花鸟,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其为诗,初喜秾丽,中年师刘禹锡、白居易,晚年不拘成法,多用口语,抒写自如。其散曲以小令见长。著有《六如居士全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6: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