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高星橋 |
释义 | 高星橋1875——1949名文奎,字星橋,天津人,1875年 (清光緒元年) 生。7歲入私塾,後入鐵匠鋪學藝。1904年底與英商濟安自來水廠訂立包工合同,製造鉚釘。1907年與衙門小吏及脚行頭目等結拜把弟兄,合夥用大車到車站拾煤,後又與人合夥開設毓記煤球廠,未及一年虧損歇業。1908年爲津浦路北段加工枕木、橋梁铆釘,後改任火車司爐,不久又入德商泰來洋行任走街。1910年轉入井陘礦務局任司磅。1911年9月,任井陘礦務局津保售煤處總經理。1914年接辦石家莊小型焦炭窰十餘座,並新建焦炭窰二百餘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認購德國公債一百五十萬馬克,並給德軍代辦軍需,受德皇威廉二世賞賜德國貴族“馮 (Von)”的稱號。1918年井陘礦務局改歸直隸省長督辦,随之離去。1919年投资經營房地產業,以四十多萬銀兩在天津河東建築平房千餘間出租或出售。1920年以三萬元在天津購賣大觀察院舊址,興建天津商場,並在商場屋頂闢天晴茶園 (後改名大觀樓) 出租。1922年9月,中德合營井陘礦局、被授意建築從娘子關到井徑礦之鐵路支綫; 次年6月,被直隸省長王承斌接收,並下令通緝,遂逃往上海。1924年10月,北京政變,王承斌去職,高回天津,蓋花園洋樓、度寓公生活。1926年籌建百貨大樓、交通旅馆、龍泉澡堂等。次年,又開設茶園、戲院、影院等游藝場所。1941年冬,太平洋戰争爆發,日軍占領租界,多次邀其出任新民會長,均未就。1945年抗戰勝利後,經營勸業場、戲院及交通旅館等。1947年因對社會不滿,被天津警備司令逮捕。獲釋後,寓居上海。1949年2月3日在上海病逝。終年74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