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高启 |
释义 | 高启1336—1374明诗人。字季迪,号搓轩,又号青丘子,世称高青丘,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明初被荐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洪武三年(1370年)授户部右侍郎,自称年少不敢当重担,辞归。与知府魏观来往密切。魏观得罪。他的诗文有所讽刺,又因前坚辞官职,明太祖遂将他腰斩于市,死年仅三十九。其诗部分篇章对民生疾苦有所反映,词句秀逸,诗风豪健。他擅写各种体裁的诗,尤以歌行体最有名。又能文。虽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但成就远在三人之上,被誉为明代最为出类拔萃的诗人。著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附《扣舷集》词。 高启(1336—1374)元末明初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季迪,号槎轩、青丘子。周仲达婿。元至正末避张士诚召,隐居青丘。明洪武二年(1369 年)召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三年擢户部右侍郎,辞归教授。苏州知府魏观于张士诚废宫基重建府治,其为作《上梁文》,被诬谋反,腰斩于南京。博学工文词,辩博精采,尤擅七言歌行,列名于北郭十友、吴中四杰,为有明一代诗人之首。著有《高太史大全集》《缶鸣集》《凫藻集》《扣舷集》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