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吴汉 |
释义 | 吴汉(?—44)东汉初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曾为亭长。新莽末,亡命渔阳,以贩马为业。及更始政权建立,为安乐令。劝太守彭宠归附刘秀,并率幽州突骑助刘秀征讨王郎。以此拜偏将军,赐号建策侯。迁大将军,袭杀更始幽州牧苗曾、尚书令谢躬。后与诸将拥立刘秀为帝,任大司马,更封舞阳侯。参与镇压铜马、重连、高湖、檀乡、青犊、五校等部农民起义军,翦灭秦丰、刘永、董宪等割据势力,悉平东方。又随刘秀西击隗嚣,屡建战功。建武十一年(35)率军伐蜀,取成都,尽杀公孙述及其宗族。明帝时图画功臣,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 ?—44字子颜,南阳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人。家境贫寒,以贩马为业,往来结交英雄豪杰。更始即位,任命其为安乐令。光武至河北,吴汉与诸将一同起兵,击斩王郎将帅,至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北)归顺光武,任偏将军。平定邯郸,封建策侯。及征幽州兵,任大将军。在平定河北时,将突骑五千为军锋,多次率先登城,冲锋陷阵。光武即位,任大司马,更封舞阳侯。建武二年(26),吴汉率诸将在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东漳上,大破“檀乡军”(原为刁子都部下,子都被杀后,流窜河北),降者十多万人,定封为广平侯。第二年春天,吴汉与耿弇,盖延击降“青犊军”。其后又大败刘永部将周健。五年冬,吴汉平定山东一带。振旅还师。八年,随光武上陇,无功而还。十一年,率征南大将军岑彭等人征讨公孙述,长驱入蜀,岑彭遇刺身亡,吴汉并率其军。第二年,与公孙述在广都(今成都之南)、成都间反复交锋,八战八胜,遂驻军于成都外城中,公孙述亲率数万人出城大战,吴汉命护军高午、唐邯带数万锐卒击之,公孙述兵败,高午奔阵将公孙述刺成重伤,其夜死去。第二天,成都守敌开城投降,斩公孙述首传送洛阳。十三年正月,振旅浮江凯旋。十五年,与马成、马武北击匈奴。十八年,蜀郡守将、原岑彭的护军史歆据成都反,吴汉率一万多人讨之,又征当地士兵,围成都一百余日,城破,诛杀史歆等人。二十年,吴汉病情沉重,光武亲临探视。死后谥曰忠侯。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