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棫 ?—1154
南宋晋韵训诂学家,建安(今属福建)人。字才老,宣和六年(1124)进士,绍兴(1131—1162)中,官太常丞,因得罪秦桧贬泉州通判。吴棫是清代古音学的远祖,最早提出《古文尚书》为伪书。他取古代韵文如《诗》、《易》、《楚辞》等,以求古音。据古人用韵以求《广韵》206韵的古音分合,为后人研究古音初辟畛域,创立方法。清顾炎武称:“考古之功始于宋吴才老”。(《韵补正·序》)吴棫所考定的206韵的古音部类较为粗疏,以致一字数音。朱熹叶韵之例直接来源于吴氏《诗补音》一书(自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开始,诸多学者看法)。吴棫对音韵学颇有造诣,《韵补》就是现在能见到的一部系统研究古音的著作,成为研究古韵音的先驱。著有《书裨传》、《毛诗补音》又称《毛诗叶韵补音》、《楚词释音》均亡佚。(见于徐蒇《诗补音叙》)《字学补韵》亡佚。(书目见于《宋元学案》)。尚存世著作只有《韵补》五卷。1987年中华书局据宋刻本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