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吴均 |
释义 | 吴均(469—520)南朝梁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西北)人,字叔庠。梁武帝时任奉朝请,撰《齐春秋》。书中称武帝曾为齐明帝辅佐,致触武帝之怒,令焚其书,并免官。后又被召见,使撰《通史》,草本纪、世家已毕,列传未就而卒。文特清拔,世称吴均体。尚著有《庙记》、《十二州记》、《钱塘先贤传》、《续文释》、《续齐谐记》等。又注范晔《后汉书》。 吴均(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北)人。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其文颇为沈约所称赏。柳恽为吴兴太守时曾召为主簿,后官至奉朝请。撰《齐春秋》,武帝以其不实,焚之,坐免职。与何逊曾以赋诗为武帝所赏,后俱失武帝意,被斥为“何逊不逊,吴均不均”。史称“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学之,谓为‘吴均体’”。其散文如《与宋元思书》、《与顾章书》等,摄山水之貌,文笔清隽简净;又其《檄江神责周穆王璧》等篇,恣意挥洒,语典而思奇。其诗颇有情辞清壮之作,《边城将》等篇,表现出志士奋身为国的壮概。其音健壮,在当时实为异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吴朝请集》。又有《续齐谐记》,记神怪之事,为六朝小说名著。生平事迹见《梁书》卷四九、《南史》卷七二。 吴均 469—520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贫寒,然好学有俊才。沈约曾读其文,十分赞赏。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任吴兴太守,召补为主簿,两人每天赋诗不绝。其散文以写景见长,如《与朱元思书》,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至桐庐的山光水色,描绘得十分细腻。因文体清拔有古气,时人仿效之,称为“吴均体”。后累迁为奉朝请。因私撰《齐春秋》三十卷,梁武帝恶其实录,焚稿免职。不久,奉诏撰《通史》,起自三皇,迄于齐代,未成而卒。又有《后汉书注》九十卷,《钱唐先贤传》五卷,《续文释》五卷,文集二十卷,并有小说《续齐谐记》。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