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吴时期,手工业得到发展。绩麻是当时民间重要的副业生产。江南的纺织业本来不很发达,这时也逐渐兴起。会稽郡诸暨县和吴郡永安县盛产丝,专门供应宫廷的需要。吴国后宫有专门织络的女工近百人,到吴末时,人数达到千余人。当时的棉、丝纺织技术有相当高水平。辽东的慕容廆取得江南的优良桑种,据《晋书·慕容宝传》说,“平州桑悉由吴来”,吴国的桑蚕纺织业也促进了辽东的发展。
越布是吴国的特产。早在东汉初,吴人就逐渐喜欢着越布单衣,光武帝刘秀也喜欢这种越布,曾命会稽郡贡奉越布。吴国末年的华覆曾上疏建议:“通令户有一女,十万家则十万人,人织绩一岁一束,则十万束矣,使四疆之内同心戮力,数年之间,布帛必绩”。(《三国志·蜀书·华覆传》)。细好的越布葛巾,织得相当精致,左思在《吴都赋》中曾说,“蕉葛(细好的葛布)升越(细好的越布),弱于罗纨(细好的葛布越布比罗纨还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