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雍正帝
释义

雍正帝1678—1735

即爱新觉罗·胤祯,清代皇帝,年号雍正,庙号世宗。满族。1722—1735年在位。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以阴谋夺取帝位。即位后,用残酷手段对付有可能威胁皇位的诸弟,有的被长期幽禁,有的被削籍,不得其死,其亲信重臣多遭疑忌,隆科多、年羹尧亦被借故禁锢杀戮。对汉族地主官绅的任何反满思想,都给予严厉镇压,曾屡兴文字狱,且亲自著书驳斥反对者。为了加强皇帝的权力,对诸王权势进一步加以限制。首先收回诸王对下五旗(正红、镶红、镶白、正蓝、镶蓝)的统率权,使诸王失掉与皇帝抗衡的能力。又于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军机房,并于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改称军机处,承旨办理机务,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剥夺诸王干预政事的权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加强。实行摊丁入亩法,把丁银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基本废除几千年来的人头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世袭的土司,改设流官,密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叛乱和准噶尔部贵族骚扰,采取武力镇压措施,以巩固边疆。雍正五年(1727年)与沙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中俄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