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王光宇同志、王原宏同志和陆庭植同 志的讲话 | | |
简论陶行知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试论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及其生活教育理 论 | 俞克斌 郭 笙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3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3期 |
陶行知为什么自称新武训 陶行知早期教育思想论略 作为教育改革家的陶行知与杜威比较 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 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中国特色 陶行知与周恩来的最后一面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初探 在上海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阎 明复同志的讲话 | 刘 光 周德昌 袁锐锷 聂祖芬 董宝良 王亭亭 吴奕宽 |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3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4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4期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档案与历史1986年4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4期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
在上海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江 泽民同志的讲话 | |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
在上海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谈 家桢同志的讲话 | |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
在上海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杨 海波同志的讲话 | |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
在上海纪念陶行知诞辰九十五周年大会上:张 劲夫同志的讲话 | | 行知研究1986年4期 |
陶行知的艺术教育观与实践 略谈陶行知先生对我国教学论的重大贡献—— 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 梵 洲 陈 侠 | 美术教育1986年6期 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7期 |
民主战士陶行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习陶行知 革命的、战斗的一生 | 陆 诒 戴自俺 杭 苇 | 群言1986年7期 群言1986年9期 上海党史资料通讯1986年10期 |
陶行知先生与《申报》的革新 陶行知与中国共产党 | 马荫良 张 癸 | 上海党史资料通讯1986年10期 上海党史资料通讯1986年10期,行知研 究1987年1期 |
陶行知的教学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的抗战教育理论及其实践 陶行知一九三六年广西之行 | 周起岳 李定开 | 克山师专学报1987年1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1期 行知研究1987年1期 |
论陶行知的师德 论陶行知思想转变的三个阶段 | 魏名国等 胡晓风 | 安徽师大学报1987年2期 行知研究1987年2期,四川教育学报1987 年3期 |
随陶行知先生出访二十八国追记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 陶行知和儿童教育 陶行知——教师的楷模 陶行知文艺创作与文艺思想述评 民族解放与大众解放的先驱——陶行知 | 陆 璀 姚新吾 聂大朋 毛 逸 杨克贵 楼化蓬等 | 文教资料1987年2期 行知研究1987年2期 行知研究1987年2期 政治课教学1987年2期 安徽师大学报1987年2期 行知研究1987年3期 |
陶行知、梁启超、张学良与南开学校 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初探 陶行知先生在抗日战争前后的伟大贡献 评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 试论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观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浅说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对我们的启示 | 夏 嘉 应 之 章锡麟 陆维特 周守珍 孙德玉 周相权 何晓夏 胡国枢 鲍兆宁 | 天津师大学报1987年3期 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3期 行知研究1987年3期 荆州师专学报1987年4期 教育科学1987年4期 行知研究1987年4期 行知研究1987年4期 浙江学刊1987年6期 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