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陳策 |
释义 | 陳策1883——字勤宣,安徽壽縣人,1883年(清光緒九年) 生。清末赴日本留學,入岩倉鐵道學校,旋改入明治大學,加入中國同盟會,畢業回國。1912年任安徽蕪湖安撫使; 後任國民黨本部幹事。1913年被選為衆議院議員。二次革命爆發,出走海外,後回上海,反對袁世凱稱帝。1916年,國會恢復後,回北京,仍為衆議院議員。1917年任護法國會衆議院議員。1922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再任衆議院議員。1923年3月,派為督辦同成鐵路事宜。1924年11月,調任浦信鐵路督辦。 陳策1893——1949字籌碩,廣東瓊山人,1893年(清光緒十九年) 生。肄業於廣東海軍學校。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武昌起義時,與陳俠農等組織炸彈隊、敢死隊,任炸彈隊隊長兼兩隊指揮,進攻海口府城。民國成立,返海校續學。1915年袁世凱稱帝時,曾密謀炸殺龍覲光,不果。繼策動海軍同學,奪取龍濟光之座艦寶璧號及江鞏號,首義討袁,失敗後出走香港。1916年袁死後,重返海校,完成學業。1917年赴廣州參加護法,9月任大元帥府參議。1918年聯絡海軍同學,奪取江大、江固兩艦,起義討莫榮新,失敗後走澳門。1920年在香港策動革命武裝,響應粤軍回粤,自任前敵指揮。後任廣東航政局局長。1921年12月,任廣西撫河船舶管理局局長。1922年春,任長洲要塞司令; 4月任廣東海軍陸戰隊司令; 5月任大本營第四路游擊司令,未幾調任廣東海防司令; 6月陳炯明叛變,炮擊總統府時,親率永豐艦駛近廣州市政廳前江面策應,迎護孫中山登永豐艦; 8月隨孫中山乘英艦赴港轉上海。1923年1月,孫中山回粤設大元帥府; 3月任廣東海防司令; 未幾任廣東江防司令。1925年江海防艦隊歸併於軍事委員會海軍局,聘為海軍局顧問。1927年任中國國民黨廣東清黨委員會委員,兼情報處處長。1929年3月,任國民黨第三届候補中央執行委員。並先後任國民黨廣州特别市黨部委員,兼組織部部長,廣東政治分會委員,海軍第四艦隊司令,海軍第一艦隊總司令,海軍學校校長等職。1931年1月,任行政院西南政務委員會委員; 6月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非常會議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任海軍總司令; 12月任國民黨第四届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秋,奉命赴歐美考察,返國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海軍事務處處長。1935年11月,任國民黨第五届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7月,任廣東江防司令,繼任虎門要塞司令。1938年春,辭去要塞司令職,赴港就醫; 6月任軍事參議院參議。出院後,任中國國民黨駐港澳總支部主任委員兼國民政府駐港軍事代表。1941年12月香港淪陷,脱險赴重慶。1942年5月,授中將銜。1943年2月,聘為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評議員。1945年派為廣州軍事特派員; 同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 12月免軍事參議院參議職,任廣州特别市市長,兼國民黨廣州特别市黨部主任委員。1946年6月,去市長職; 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4月,聘為國民政府顧問,並被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1949年任廣州綏靖公署副主任; 8月30日在廣州病逝。年56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