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陳敬之 |
释义 | 陳敬之1911——1982字伯誠,筆名陳三、胖僧、敬園、大憨生、司徒伯秋,湖南衡山人,1911年 (清宣統三年) 生。1927年畢業於衡山縣省立城南高小, 後就傅于伯槐廷門下, 習史。1929年春,赴衡陽入湖南省立第五中學。1932年春,赴長沙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35年冬畢業,任《南岳日報》主筆,旋任道縣縣政府教育科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初任陸軍第六十二師政訓處少校秘書,繼任國民政府軍政部第二補充兵訓練處中校科長。1939年任西南游擊幹部訓練班上校指導員。1940年秋,應湖南省政府縣長考試録取。1941年2月,奉派爲慈利縣縣長。1949年去臺灣。1951年1月,任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六组幹事。1952年11月,任第六組總幹事。1954年1月,改任專門委員。1952年7月至1955年9月,先後奉調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第十九期及“革命實踐研究院黨政軍幹部聯合作戰研究班”第六期受訓。1958年秋,受聘“總統府”參議,襄助整理蔣介石日記函牘等史料。1967年11月,兼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處秘書。1974年3月,任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專任委員。1979年6月,晉升爲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2年8月23日病逝於臺北。終年71歲。著有《文學研究與創造社》、《三十年代文壇與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文學由舊到新》、《中國新文學的誕生》、《首創民族主義文藝的南社》、《新文學運動的阻力》、《新月及其重要作家》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