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陳大悲
释义

陳大悲1887——1944

又名聽弈,筆名大悲,蛹公,浙江杭縣 (今屬餘杭) 人,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 生。1896年在上海讀小學,後升讀中學。1908年考入蘇州東吴大學。1911年冬,因遭父母反對演文明戲,與家庭脱離關係,離開東吴大學,加入任天知領導之文明戲班進化團。1912年春,随進化團至紹興演出《武昌起義》、《黑奴吁天録》; 秋,随團演出於上海新新舞臺。1913年至湘鄂一帶經商,並演出文明戲。1915年自组戲團在長江流域各省演出文明戲。1918年赴日本研究戲劇。1919年夏,回國至北京,以蒲伯英之介,任北京政府財政部科長,經常義務為各中學、大學戲團排戲、化妝。1921年5月,與徐半梅、歐陽予倩等十二人發起组織民衆戲劇社,並出版《戲劇》月刊,被譽為話劇運動之先鋒;11月與李健吾等组織北京實驗劇社,推動愛美戲劇。1922年1月,與蒲伯英將民衆戲劇社改組為新中華戲劇社,《戲劇》月刊歸由新中華戲劇社编輯,由上海遷至北京出版,任编輯; 冬,助蒲伯英出資在北京創辦人藝戲劇專門學校,由蒲伯英任校長,自任教務長。1929年改名陳聽弈,至南京任國民政府外交部亞洲司科長。公 經常為各機關、學校、劇團排戲、化裝。1930年秋,辭外交部職務,至上海從事寫作。1935年3月,入上海劇院,任樂劇研究所副所長。1936年夏,離開上海劇院樂劇研究所,至南京组織新華劇社,未成,後重返上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11月上海淪陷; 同年在上海,為廣播電臺撰觀音劇。1940年3月,在汪偽外交部亞洲司任職。1941年5月,任汪偽清鄉委員會宣傳委員會委員; 12月至武漢舉辦畫片劇講習會。1942年春,辭去偽外交部職,至武漢任偽中日文化協會湖北分會第五组主任幹事。1944年春,组織劇團在武漢公演話劇《新秋海棠》; 8月19日病逝於武漢。年57歲。著有《英雄與美人》、《銀盒》、《愛美的戲劇》、《忠孝家庭》、《忠友》、《虎去狼來》、《五三碧血》、《青白》、《紅花瓶》、《人之初》、《戲劇A.B.C》、《新秋海棠》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