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吕振羽 |
释义 | 吕振羽(1900—1980)现代史学家。湖南邵阳人。1926年湖南大学毕业,后投身北伐战争。1928年至北平,任教于中国大学和朝阳大学。创办学术刊物,参与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重庆从事历史研究和统战工作。1942年赴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大连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并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937年出版《中国政治思想史》,按中国社会的不同阶段、不同发展时期,划分政治思想和哲学的各个流派,并把各思想家的思想作为其体系去论究,直接与此前不久陶希圣所著的《中国政治思想史》针锋相对,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思想通史的开山之作。认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历史上所表现的人类意识形态之两个基本分野”,贯穿于中国思想史,但两者于中国思想史发展过程中,往往相互继承和渗透,中国思想史的脉络,不是简单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阵营划分。特别注意为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长期遮蔽的非主流思想,从历来农民起义的思想信仰中,分析他们的阶级意识。1941年出版《简明中国通史》(上册),在初版序言里说:这书“与从来的中国通史著作不同”,“主要是把中国历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在把握;并注重历史的具体性,力避原理、原则式的叙述和抽象的论断;还要尽可能照顾到中国各民族的历史及其相互作用”。后来,在该书下册的跋语里,作者强调其基本精神是“在把人民历史的面貌复现出来”。1942年出版了《中国社会史诸问题》,是对20世纪20—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的较系统的总结。作者认为,该书“反映了中国新史学在历史科学战线上的斗争过程和若干情况,也反映了有关各派对中国史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及其一定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有关资料”。主要史学论文编为《吕振羽史论选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