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吕氏春秋》
释义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年吕不韦集门客共同编写的,为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也是一部较好的诸子散文集。全书共二十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法、墨、名、农诸家之言。可以说它是综合先秦诸子的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武器。《吕氏春秋》的文章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善于运用故事来阐明事理。书中引用了大量精采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不可忽略的一部著作。《吕氏春秋》完成于秦统一六国以前,它保存了大量先秦时期的文献和遗闻佚事。如《木味》篇中记载的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鲁迅先生认为就是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条下所著录的《伊尹说》,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篇小说。另外,《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还保留了先秦农学方面的一些宝贵材料。最后,文章在说理议论中还引证了不少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知识,对后世的研究工作都不无参考价值。汉代的大学者高秀曾为《吕氏春秋》作注。清代学者毕沅著有《吕氏春秋校正》,近人许维遹博采各家之说,又进行了校正诠释工作,写成《吕氏春秋集释》。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