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名实
释义 名实名,指名词、概念;实,指事物、实际。名实思想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密切联系,受到先秦诸子重视。孔子主张循名责实,想用“正名”的方法巩固等级制度。《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墨子则认为概念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主张“取实予名”、“以名举实”。《墨子·贵义》:“瞽不知黑白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战国时,名实争论形成名辩思潮。后期墨家主张“以名举实”(《墨子·小取》),名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内容。名家强调“审其名实,慎其所谓”(《公孙龙子·名实论》),使名准确表达事物的本质。荀子要求“稽实定数(名)”、“制名以指实”,根据事物的“实”来规定“名”。各家皆重视名实问题,提出各自的名实观,并涉及概念、判断、推理问题的研究,对古代逻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法家韩非从推行法制出发,重视名实问题。《韩非子·二柄》:“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