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關仁甫 |
释义 | 關仁甫1873——1958字美嘉,後改名炳南,化名黎雪胡。廣東南海人,1873年 (清同治十二年) 生於上思。12歲随親戚至廣西鎮南關經商,後從白香梅教讀,應童子試。弱冠,在廣西加入洪門組織,未幾被舉爲領袖。旋率部往滇南,駐於紅河十二流一帶山地,與臨安哥老會首領周雲祥以反清復明相號召,共同舉兵,在桂、滇邊轉戰多年。1907年在河内加入中國同盟會。被孫中山任爲革命軍西路都督,旋隻身至龍州; 6月14日舉事,進攻鎮南關,苦戰數日,因兵敗退至越南,途經府源璋,被法軍拘捕,繫獄二十日,經營救獲釋; 9月1日欽廉防城起義爆發,受命攻上思; 12月2日鎮南關起義爆發,與黄明堂、王和顺先後攻占鎮南、鎮中、鎮北三炮臺; 12月9日鎮南關革命軍失敗,退往越南。1908年3月,孫中山任爲雲貴都督,同月,與黄明堂、王和順率部百餘人在河口起義,攻戰河口,擊斃清邊防督辦兼南營防務處督辦王鎮邦; 歷時一月失敗,革命軍退往越南,後遣往新加坡,任礦場工目,後加入中和堂。1909年11月返廣州,與朱執信、趙聲等謀以新軍起義。1910年2月,廣州新軍起義又失敗,旋離粤至安南。1911年4月,奉命至廣州參加黄花崗之役; 4月30日抵達香港,始悉起事失敗,後由香港赴滇,武昌起義爆發後,在滇邊率部響應,受中和堂總理尢列派遣,由滇返粤,代行總理職務,兼任廣東支部長並組織仁軍,自任統領。1912年2月,尢列令粤省關仁甫之仁軍、王和順之惠軍、楊萬夫之協軍、李福林之福軍、黄明堂之明字順軍聯合组成中和北伐軍,指定以關爲總指揮,陳炯明督粤時,下令解散民軍,關出任代表調解,並於遣散部屬後離穗至港。1915年冬,袁世凱密謀稱帝,任東路軍總指揮兼護國軍第五軍軍長,與督理廣東軍務龍濟光戰於惠州、增城、博羅、東莞一帶。1916年6月袁世凱死後,再度解甲。1920年8月,討莫榮新之役起,孫中山任爲討賊軍西路總司令;11月因廣東省省長兼粤軍總司令陳炯明不發糧餉,遂自動引退。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關任討逆軍南路總指揮,由欽廉起師至穗平亂。1923年1月,陳炯明兵敗下野,關亦引退。1925年3月 12日孫中山病逝後,關歷任廣西上思縣縣長,廣東潮汕沿海保安總隊隊長。1936年11月,繼任中和堂總部總理。其後重返香港。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回國赴重慶,旋至柳州。1944年春,倡設興仁企業公司,任董事長。1945年8月,抗戰勝利,由桂回粤。1949年10月流寓香港。1958年3月25日病逝於香港。終年85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