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钟繇 |
释义 | 钟繇繇(yao);151—230三国魏大臣、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少举孝廉,充黄门侍郎。因功迁侍中、尚书仆射,曹操当政后,任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并招纳流亡,充实关中,使生产有所恢复,以军粮输给曹操军前,任前军师。魏文帝时任太尉。明帝时,迁任太傅,人以“钟太傅”称之。精于书法,受业于刘德升,博取众家所长,兼善各种书体,并拓辟新境,创立真书(楷书),形成由隶入楷的新风貌,一时独享盛名,后人将他与王羲之合称“钟王”。手书真迹今失传。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