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邵式平 | ||||||||||||||||||||||||||||||
释义 | 邵式平1899—1965化名余艳王。江西弋阳人。1922年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系。1925年曾任北师大学生会主任、学生军负责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北京沪案后援会湘、鄂、赣特派员”身份回江西弋阳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组织“益友社”,发动农民,同豪绅地主进行斗争。中共弋阳县支部成立,任第一任书记。1927年初,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赣东北特派员身份,在贵溪县领导农协会员大闹龙虎山,活捉张天师,闽赣两省大震。大革命失败后,回到弋阳、横峰一带农村,坚持斗争。并配合方志敏发动弋、横武装起义。后任信江特区苏维埃执委、信江军委会主席,闽浙赣省工农民主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省委书记等职。1934年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陕北公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副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吉省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东北财经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江西省省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邵式平
邵式平
邵式平1899——1965江西弋陽人,1899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 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 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學生會主席、中共黨支部書記。1926年回江西省弋陽縣,領導農民運動。1927年任中共浮梁縣委書記兼景德鎮市委書記。後與方志敏一起,在弋陽、横峰地區組織農民起義,任中共横峰縣委書記兼游擊隊政治委員。旋任閩浙赣省工農民主政府主席、軍區司令員、紅十軍政治委員、中共前委書記、省委書記等職。1934年參加長征。任第二縱隊參謀長、縱隊政治部主任、地方工作部部長等。抗日戰争時期,任陝北公學教育長,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副校長。1946年後,任中共遼寧省委副書記兼軍區副政治委員,中共嫩江省委副書記兼軍區副政治委員,西滿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東北財政經濟委員會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省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爲候補中央委員。1965年3月24日在南昌病逝。終年66歲。出版有《邵式平日記》。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