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辛弃疾1140—1207![](Images/baike/crfdpic/r200607055/r200607055.0219.2.png)
辛弃疾 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在任期间,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置流民,救济灾荒,打击贪污豪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曾多次上疏向南宋政府提出抗金和收复失地建议,均未被采纳。后遭到主和派打击, 被免官,在上饶(今属江西)农村中闲居二十多年,中间只一度起用过很短时间。其词表现出他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思想内容深刻;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他是继苏轼之后把词的豪放风格大大加以发扬的词人。其作品热情洋溢,感情充沛,慷慨悲壮,想像奇特,笔力雄健,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他留下的词有六百多首。今人辑有《稼轩词编年笺注》,《辛稼轩诗文钞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