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谭人凤 | |||||||||||||||||||||||||||
释义 | 谭人凤1860—1920湖南新化人 谭人凤1860—1920近代民主革命者。号石屏,又号雪髯,化名林泉逸,湖南新化人。十三岁中秀才,十六岁加入洪门。中日甲午之战后,接触西学,渐开眼界,倾向反清革命。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在湘西召集江湖义士,待机起事。事败,于1906年走日本,由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是年12月回国策应萍、浏、醴起义,事未成,复走日本,入法政学校学习。1908年至安南(今越南),参加镇南关(今友谊关)和河口起义。后在长沙组织董社,集结党人,以图起事。1911年春,赴香港参加黄花岗起义准备工作,并主张策动两湖革命党人响应起义,为此赴长沙进行部署。起义失败后,与宋教仁在上海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为总务干事之一,担任政务会议议员。主张在长江中下游发动起义,常秘密来往沪汉之间,以两湖为中心策动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抱病由沪赴汉,协助湖北军政府工作。湖南独立后,又赴长沙,主张取消立宪派把持的湖南参议院,未被采纳。后返武昌,时汉阳失守,黄兴辞去战时总司令,谭任武昌防御使兼北面招讨使。同年11月30日,各省都督府代表集汉口开会,谭出任议长,通过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十一条。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反对南北议和,主张举兵北伐,并曾在上海设北伐机关,对宋教仁改同盟会为国民党持反对态度。同年,先后任川粤汉铁路督办、长江巡阅使,授上将衔。次年“二次革命”中,回湖南讨袁,事败逃日本。1916年返上海,继续参与反袁。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谭活动于闽粤间,赞襄其事。后寓上海养病。1920年病逝。遗著有《石叟牌词叙录》。 谭人凤
谭人凤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