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許崇清 |
释义 | 許崇清1888——1969字志澄,又作芷澄,廣東番禺人,1888年1月 (清光緒十三年)生。1905年赴日本留學,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秋,休學返國,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返日復課。1918年夏,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繼入研究院,1920年夏,研究院畢業,返國後從事教育工作。1921年2月,任廣州市教育局局長。1922年與陳獨秀組織廣東省教育委員會任委員。1923年10月,奉孫中山指派,任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1924年1月,出席在廣州舉行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會。同時任廣東教育廳廳長兼粤漢鐵路經理。1925年7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教育廳廳長。1926年2月,任廣州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 11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1927年7月,任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 8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1928年12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1929年7月,任廣東省政府委員兼代教育廳廳長,立法院立法委員。1931年6月,任中山大學校長。1932年1月,應聘爲國難會議會員。1935年4月,任考選委員會副委員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在廣東曲江任第七戰區编纂委員會主任委員,出版《新建設》 、《教育新時代等刊物》。1940年4月,任中山大學代理校長,兼研究院教授。1941年4月,任中山大學法學院院長。1942年3月,創辦《學園》雜誌。1945年抗戰勝利,重返廣州,先後任中山大學和江蘇社會教育學院教授; 10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初,離穗赴港。1949年冬,參加接管廣州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廣東省教育工會主席。1951年任中山大學校長。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1954年8月,任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同年任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文教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1月,任廣東省政協委員會第一届副主席; 同年任廣州市教育工會主席。1956年6月,任中國民主促進會廣州市分會主任委員、對外文化協會廣州分會副會長;8月任民進四届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58年9月,連任第二届人大代表; 12月連任民進第五届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1959年4月,任第三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1961年12月,任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副省長。1962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廣州市委員會主任委員。1963年12月,連任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副省長。1964年9月,任第三届人大代表。1969年3月14日在廣州病逝。終年81歲。著有《許崇清教育論文集》。譯有《蘇俄之教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