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蕭軍 |
释义 | 蕭軍1907——1988學名劉鴻霖,後用劉呤飛、劉羽捷、劉蔚天、劉燕白、劉軍、劉均等,遼寧義縣人,1907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 生。5歲入村塾,10歲入長春吉長道立商埠小學。1925年投陸軍第三十四團騎兵營,後任文書見習上士。1926年入東北陸軍講武堂憲兵教練處第七期,習法律與軍事。1927年畢業後,考入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九期預科入伍生隊。1928年冬,轉入講武堂本校炮兵科肄業。1930年曾在駐昌圖陸軍第二十四旅任準尉見習官。後回東北憲兵教練處,任少尉助教。九一八事變後,赴吉林省舒蘭縣籌組抗日義勇軍,失敗後避居哈爾濱,以三郎筆名撰稿謀生。後在《青島晨報》任副刊编輯,未幾,去上海,參加编輯《海燕》、《作家》月刊。1936年10月魯迅逝世,任治喪、送葬總指揮。1937年8月,抗日戰争爆發後,與胡風等共同编輯文藝刊物《七月》; 同年12月,在武昌被捕,獲釋後,赴臨汾,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學任教,未幾去職。1938年3月赴延安。後應丁玲之邀至成都,任《新民報》副刊编辑,並創辦印刷工人文藝補習夜校,自任講師。並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0年春赴延安,任文抗分會理事,文藝月會幹事,《文藝月報》编輯,延安魯迅研究會主任幹事,魯迅藝術文學院教員。1945年抗戰勝利後,赴張家口,组織魯迅學會。1946年赴哈爾濱; 同年冬,赴佳木斯任東北大學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1947年回哈爾濱,任魯迅文化出版社社長,創刊《文化報》,任主编。1949年春,赴撫順,在總工會资料室工作,兼創作,同時兼撫礦京劇團顧問。1950年赴北京,任北京市文物组文物研究員,北京市文化局戲曲研究所戲曲研究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国文聯委員,中国作家協會顧問,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等職。1988年6月23日病逝。終年81歲。著有《五月的礦山》、《過去的年代》、《八月的鄉村》、《幸福之家》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