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蕭楚女 |
释义 | 蕭楚女1896——1927原名秋,字樹烈,又名楚侣,學名楚汝、學秋、乳名朝富,筆名楚女、丑侣等,湖北漢陽人,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 生。幼年讀私塾。12歲在木行學徒。後充當輪船雜工、小販、醬園學徒、賣報、排字工人等。1911年參加湖北新軍。次年退役,考入武昌新民實業學校,學習蠶桑專業。1913年8月畢業。1915年任《大漢報》編輯和《崇德報》主筆,並在中華大學旁聽。1920年2月,參加利群書社; 9月離武漢赴襄陽湖北省立第二師範學校執教。1921年秋,至宣城安徽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任教。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11月,與熊禹治等創辦重慶公學,任校行政委員。1923年初,赴萬縣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任教;4月任楊森秘書; 6月任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國文教員,同時應聘擔任 《新蜀報》 主筆。1924年1月,任湖北省立第二師範國文教師;同年秋,被中共中央任命爲四川特派員,並同時在《新蜀報》和省立第二女子師範任職; 10月領導成立四川平民學社學行勵進會,出版刊物《爝光》。1925年5月,調往上海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工作及編輯《中國青年》; 6月在南京任《人權日報》主筆; 8月主編《中州評論》; 冬至廣州,任黄埔軍校政治教官和廣東大學教授。1926年1月,調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幹事,同時任《政治週報》主編助理; 2月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及農民運動講習所專職教員。1927年4月15日,在廣州東山醫院被捕; 5月20日被殺害。年31歲。著有《國民革命與中國共產黨》、《顯微鏡下的醒獅派》、《帝國主義與人口問題》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